全国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
小学科学教育试题
课程代码:00408
一、单项选择题(本大题共20小题,每小题1分,共20分)
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,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。错选、多选或未选均无分。
1.右脑开发理论的创立者斯佩里博士的理论贡献主要是论述了( )
A.脑—意识关系
B.左脑—右脑关系
C.精神—躯体关系
D.显意识—潜意识关系
2.科学是人们关于自然、社会与思维的( )
A.认识体系
B.知识体系
C.能力体系
D.技术体系
3.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出现于( )
A.1683年
B.1856年
C.1946年
D.1976年
4.宏观评价也称为( )
A.广义的教育评价
B.狭义的教育评价
C.常模参照评价
D.目标参照评价
5.恩格斯认为检验辩证法的试金石是( )
A.自然界
B.实践
C.理论
D.科学技术
6.下列属于认知领域的是( )
A.实践能力
B.学习能力
C.实验操作
D.合作精神
7.教学方法的选择决定于学生的( )
A.最近发展区
B.兴趣爱好
C.年龄特点
D.素质水平
8.角色扮演者要模仿他们扮演的人那样讲话、思考和( )
A.学习
B.工作
C.行动
D.生活
9.学期或学习单元开始前进行的测定性评价是( )
A.诊断性评价
B.形成性评价
C.总结性评价
D.内部评价
10.核酸分子是由许多核苷酸相连接的长链,每一个核酸包含三部分,即碱基、磷酸和( )
A.DNA
B.氨基酸
C.核糖
D.酸基
11.科学技术的综合化,将引导产业结构、经济结构和________的一系列巨大变革。( )
A.社会结构
B.技术结构
C.学科结构
D.产品结构
12.组成原子的是原子核和核外运动的( )
A.粒子
B.质子
C.电子
D.传播子
13.下列属于现代科学认识论特征的是( )
A.研究方法的多样化
B.研究过程的持续性
C.研究对象的专业性
D.科学研究的信息化
14.采用实验法进行科技活动时,必然要涉及的方面是实验的理论基础、实验设备的准备和( )
A.观察对象的选择
B.实验方法的运用
C.调查问卷的设计
D.实验操作技术
15.以原子能的释放与利用为标志的科技革命是在( )
A.1945—1955年
B.1955—1965年
C.1965—1975年
D.1975—1985年
16.学生科技活动中的社团可分为科技社团、研究社团和( )
A.群众社团
B.班级社团
C.信息社团
D.学科社团
17.温室效应的产生是由于逐年增加的大气中的( )
A.氧气含量
B.氮气含量
C.臭氧含量
D.二氧化碳含量
18.由于现代技术的融合化趋势,各种高新技术都具有组合技术的性质。因此,技术发展的方向趋向于大型化和( )
A.综合化
B.多样化
C.简单化
D.复杂化
19.科学教育的第一特性是( )
A.理智性
B.实践性
C.客观性
D.准确性
20.人类认识事物使用的最早,也是最古老的方法是( )
A.观察法
B.调查法
C.实验法
D.数学方法